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新能源汽车:在争议和补贴政策能否接力中驶到了“十字路口”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添加人:中汽联--李姿峣 更新时间:2017-08-22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稳步上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6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达51.7万辆和50.7万辆,远超上年整体水平。到2016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达100万辆,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

日前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日产(中国)投资、东风汽车共同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蓝皮书(2017)》指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功不可没。尤其是补贴政策连续8年予以支持,对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业内专家建议,在2020年现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结束后,亟待政策接力,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新能源车将大量取代燃油车

从2016年开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实行逐步“退坡”措施,以至于在业界整体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的同时,产生一些不同声音。一种认为,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是错误,因为受制于技术,发展依赖补贴,补贴拿掉就会死掉,近年还出现少数人铤而走险的“骗补”情况。还有人认为2020年后,老的补贴政策会退出,新的补贴政策不会再有,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前景堪忧。

对此,专家指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能因为产生一些问题就否定补贴政策,现在是要结合实际和产业发展趋势进行战略性顶层设计的时候了。

要首先清楚发展新能源汽车值不值?专家均表示,值!要对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发展有信心。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到2020年,乘用车的续驶里程将在300km以上,同时规模化生产将使电池的成本大幅下降。从市场看,很多消费者开始喜欢新能源汽车,觉得安静、干净,如果充电桩多,使用起来就方便。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推广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量占全国的75%左右。而且越来越多的城市对燃油汽车实施限行限购政策,这都会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增长。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将大量取代燃油汽车。

还要真正发挥好补贴政策的实际效应。目前,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额度是世界最高的,促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趋势。补贴强度不足,难以起到激励效果;补贴强度太大,难免对技术发展有不良影响。在补贴政策逐步“退坡”情况下,如何适时适度调整包括补贴政策在内的各方面政策,是个战略问题。

构建完整综合性政策体系

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政策应着眼什么?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发展初期,在补贴逐步减少直至退出情况下,产业发展可能面临下滑风险,甚至是“断崖式下滑”风险。尤其在补贴政策完全退出后,市场规模100多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如何与3000多万辆的燃油车竞争?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国际竞争力将达到何种水平?产业发展能否实现市场驱动?这些都亟需厘清并探求新的解决之道。

许多专家强调,现行产业重要政策已落地,建议把这些政策保持稳定至2020年。尽管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超出政策设计预期,在政策实践中不时出现一些瑕疵,但重要的政策还是应该坚持下去。与此同时,2020年后,为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政策预期,应尽早启动全面系统的“后补贴时代”政策体系研究工作,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完成顶层设计,构建完整的综合性政策体系。

由于电池成本的昂贵以及充电设施的滞后,“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依然处于弱势。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将会具有相同的购买经济性。因此,在2025年前,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仍然需要政策继续支持,而且很多战略性重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设计,特别要考虑与我国的能源战略和与环保趋向相匹配。

在政策导向上,应从生产供给侧推动转向市场消费侧拉动。目前的政策是供给、需求双向推动,但在供给侧的双积分政策出台后,产业面临的现实难题是生产出来的车辆如何实现终端销售。因此,总体走向应该是从关注生产供给端推动,转向关注市场消费端的拉动,政策的着力点也应如此。比如,应研究鼓励低电耗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防止片面强调续驶里程的倾向,采用分时电价政策鼓励夜间充电。再如,应研究限购城市与非限购城市差异化的消费拉动措施。

实现智能出行的必由之路

除了考虑环保和能源以及舒适度等重大问题外,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还有什么更深远的问题需要解决?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钢指出,我国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仍有一些争论。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用的电是以燃煤为主产生的,而这一过程产生的污染不亚于燃油汽车的排放。还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用的电来自燃烧矿物燃料,而煤和天然气转化为电的效率最高在40%,比汽油机的效率略高,与柴油机相当,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得不偿失”。前者是将发展新能源汽车放在主要解决环保问题的角度去认识,后者主要是从解决能源问题的角度去认识,都有偏颇。

“实际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追求是什么?发展汽车面临的问题除了环境和能源外还有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李钢说,在传统汽车发展过程中,汽车企业一直试图缓解堵车、污染乃至交通事故等矛盾,但成效缓慢,原因是它难以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发展,智能无人驾驶正向我们走来,它将有效解决以上难题。此外,随着智能区域、智能城市的逐步建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将迎来包括智能出行在内的智能生活。智能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各类用品都应该是电动化的,它将与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紧密协调,实现其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能源汽车将承担着智能出行平台的重任,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智能出行的必由之路。

预计2017年,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5万辆,进口新能源汽车2万辆,合计达到77万辆。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15年累计50万辆目标已经实现,而到2020年,由于连续多年的相关政策跟进与国家相关战略的强力推进,新能源汽车500万辆保有量和200万辆的年产销规模目标也将有望实现。

协会公告
会员动态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世通国际大厦C座10层 客服邮箱:org@capia.org 客服电话:400 6363 789
北京中汽联科技集团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89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