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未来或将流行的5大汽车技术 自动驾驶是核心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添加人:中汽联--徐铭 更新时间:2017-01-06

 

     每年的CES对于汽车业来说都是一场难得的技术盛会。在这短短的几天里,大量的汽车厂商从世界各地赶来,带着他们过去一年或几年里最新的技术、应用成果和发展理念,同台竞技。比如今年 CES上备受关注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智能互联等技术,很多都是各家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发力的重点,体现了各家对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一个思考,更重要的是凸显了汽车行业未来几年一个整体的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互联,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2017 CES,未来汽车技术发展趋势,自动驾驶技术,汽车最新技术

1、自动驾驶
    从2013年开始,自动驾驶便成了CES 的重头戏,不仅众多的主机厂、零部件厂商会集中展示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和产品,这两年一些IT企业如乐视、谷歌等也纷纷加入了“造车”运动,并将他们的最新成果带到一年一度的CES大展上。自动驾驶俨然成了最主流的未来汽车技术之一。
    纵观2017 CES,宝马、奔驰、大众、本田、现代等整车厂,德尔福、瑞萨电子等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新兴造车势力法拉第未来、英特尔、AImotive都有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相关技术和产品展示。其中已知的法拉第未来首款量产车型已正式在CES上亮相,其投资人贾跃亭甚至还亲自乘坐自动驾驶的汽车上场,并现场演示自动泊车技术,可谓赚足了关注。丰田此前透露的“迷之概念车”,经盖世汽车了解,也具备自动驾驶功能,并且还是在SAE标准下能够实现第5级别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的车,堪称技术上的大突破。
    如果说法拉第未来、丰田等解决的是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上的问题,现代则解决的是价格的问题。据悉,此次2017 CES展上,现代汽车也带来了一款自动驾驶汽车——loniq,与其他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的企业不同,现代在loniq上并没有使用昂贵的360度激光雷达,而是采用价格更便宜的IBO LIDAR激光雷达,以及中程、远程雷达等低成本传感器和更少的计算设备,使loniq成为一辆普通用户可以负担得起的自动驾驶汽车。
    由上可见,目前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正日趋成熟,与之相对应的是,各家企业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使自动驾驶汽车最终成为广大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的商品,虽然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但自动驾驶主导未来汽车技术已成定局。

智能互联,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2017 CES,未来汽车技术发展趋势,自动驾驶技术,汽车最新技术

2、人工智能
    同自动驾驶一样,过去几年人工智能也一直是CES的一大热点。随着汽车业对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乃至无人驾驶汽车的关注日益加大,人工智能凭借使电脑可以更加像人那样去思考、做出预判、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动驾驶汽车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车企、零部件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企业也加快了相关技术的研发。
    目前来看,本田、丰田、奔驰、法拉第未来、英特尔都已经在研究人工智能在汽车上的应用,本次CES展上他们也带来了最新研究进展。以已经亮相的丰田概念车Concept-i为例,该车搭载的是丰田“Yui”人工智能系统,当车主打开车门,Yui会以乒乓球大小的光圈出现,并和车主打招呼。之后Yui会出现在仪表盘上,并通过监测驾驶员的行为及心情进行相应的操作,与驾驶员互动,增进人车之间的关系。
    上面的举例是人工智能在汽车上应用的一方面,长远来讲,传统汽车要实现无人驾驶,让系统完全接管控制车辆,其核心就是智能驾驶,而智能驾驶的核心就是人工智能。因为无人驾驶汽车本质上就是一种具有高度人工智能的移动式服务机器人,是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分析,产生更加精准与个性化的响应,从而不断接近于真实人类在各种驾驶场景中的反应,使系统实现与人等同的操作效果。

智能互联,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2017 CES,未来汽车技术发展趋势,自动驾驶技术,汽车最新技术

3、智能互联
    受“互联网+”的影响,以及汽车技术革新的需要,传统汽车正逐渐脱离原本“交通工具”的属性,通过嫁接各种“黑科技”朝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其中智能网联作为时下最热门的汽车技术之一,也是未来车企需要关注的一大方向。
    智能互联顾名思义即通过汽车联网、V2V(车与车)、V2I(车与基础设施)、V2P(车与人)、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等要素,融合传感器、雷达、GPS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交通和与万物的互联互通,并且单车会自动分析汽车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按照人的意志到达目的地,最终替代人来自主操作。
    比如博世本次要在2017 CES上展示的概念汽车就具备智能互联功能,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使汽车与驾驶者、家居、自行车、维修站互联,提高出行效率,提升驾驶安全,彻底改变人们的汽车生活,让汽车成为除家庭、工作之外的第三大生活空间。
    结合目前各大车企在智能互联方面的技术来看,“互联”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远的是“智能”,如何让车变得“聪明”,会自己判断路况,比如躲避车流高峰,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大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需继续突破的。

智能互联,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2017 CES,未来汽车技术发展趋势,自动驾驶技术,汽车最新技术

4、生物识别

据《2016-2025年全球汽车行业生物识别技术》报告显示,到2025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汽车会安装生物传感器,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操控车辆。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目前生物识别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除了常见的语音识别和指纹识别,手势识别、面部识别等技术性更高的生物识别技术也开始逐渐被应用在汽车上,以改善驾驶体验,乘员健康,以及行车安全。
    2017 CES上,大陆集团就推出了一项车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据盖世汽车了解,通过该项技术(面部识别技术)乘员可对座椅位置、后视镜角度、音乐播放、温度调节以及导航等多种车载功能进行个性化设置。且只有在驾驶员通过指纹传感器完成身份验证后,驾驶员才能启动发动机,大大提升了车辆安全性。
    博世的生物识别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当驾驶者进入座驾时,驾驶者监控摄像头能迅速识别人脸,实现个性化服务。例如根据驾驶者的喜好调节方向盘、反光镜、车内温度或是广播电台;在驾驶过程中,检测发现驾驶者有睡着或者精力不集中情况,汽车将发出警告,帮助防止紧急情况的发生……
    可以说,随着消费者对车辆更高安全性、智能化、个性化要求不断提升,未来汽车利用生物识别技术操控车辆,监测驾驶员心跳、脑电波、压力水平、脉搏、疲劳状况的场景必定越来越常见,甚至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也未可知。

智能互联,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2017 CES,未来汽车技术发展趋势,自动驾驶技术,汽车最新技术

5、固态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自“出道”以来,一直以昂贵著称,如目前在自动驾驶汽车研究领域最风生水起的谷歌和百度,他们用在无人车上的激光雷达单价高达七八十万元人民币,一般的企业根本难以承担。而且传统的激光雷达设备还比较笨重和丑陋,需要安装在车辆的外部,非常影响汽车的美观。因此一些企业开始挑战体积更小、成本更低的技术,如固态激光雷达,来替代传统的激光雷达技术,目前来看进展良好。
    本届CES 上从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独立出来的TriLumina公司就将在2017 CES上展示一款新的256像素3D激光雷达解决方案,该固态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由TriLumina的照明模块驱动,后者具有分辨率高、感应距离远、体积小、结实耐用和封装符合成本效益等优,可为新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支持。
    此外,在刚刚过去的12月份,著名的激光雷达厂家Velodyne宣布该公司已经成功设计出可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上的全新固态技术激光雷达,该技术在提供优质可靠的 3D 成像同时,当大规模投产后能够让产品单价降至 50 美元以下。据悉Velodyne的新研发的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是氮化镓(GaN)单片集成电路的实际应用,这种设计可以把组件固定起来,从而使传感器尺寸和成本降低,同时可靠性显著提高。
    可以说固态激光雷达是激光雷达固态化、小型化、低成本化发展要求下的产物。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快速发展,加速了自动驾驶汽车的“落地”,然自动驾驶车要真正变成广大消费者负担得起的商品,必须解决成本问题,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固态激光雷达作为一种可行方案必然是未来车企需努力的方向之一。
    盖世小结:综合来看,2017 CES上的几大热门汽车技术,无一不与自动驾驶有关,无论人工智能、智能互联还是生物识别、固态激光雷达,都是为汽车业最终实现自动驾驶发展愿景服务的。由此可以预测,未来凡是有助于自动驾驶汽车加速“落地”的技术,都有可能成为未来汽车技术发展方向,毕竟自动驾驶作为汽车领域的“下一个制高点”已成定局。

协会公告
会员动态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世通国际大厦C座10层 客服邮箱:org@capia.org 客服电话:400 6363 789
北京中汽联科技集团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89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