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中国汽车自主变速器之痛

文章来源: 添加人:中汽联-贺瑶荣 更新时间:2016-12-05

 近日,中汽零检测部副部长郭鹏鹍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自动变速器是中国汽车产业核心技术上的最大痛点,多年以来都难有突破。目前,自动挡车型的销量已经超过一半,其中,自主自动变速器的年配套量却不足5%。 

自动变速器是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我国的自主整车企业宁愿高价去采购国外知名品牌的自动变速器,也不愿意给自主零部件企业一个配套的机会。这是为什么呢? 

创新之痛 

郭鹏鹍说,自主变速器之痛,是技术之痛,是企业之痛,也是品牌之痛,产业之痛,更是创新之痛。 

如赣州齿轮厂先被江铃集团收购,与德国格特拉克合资,将工厂放在赣州开发区和于都两处,这过程中原赣州齿轮厂部分技术和销售团队不适应德国管理模式,后独立出来成立赣州市经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要给韩国现代生产KD件、华晨汽车基本MT变速箱等,其后来研发7年左右的AMT变速器,因无法进入整车厂试装、运行和技术反馈,最后不得不胎死腹中。 

由江淮自主研发的6速DCT(双离合变速器),被视作是国内企业在自动变速器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实质性突破,但如今,进入市场后的江淮DCT车型却难见踪影,原因是DCT的供应量有限,S5的DCT车型先期只在部分区域进行销售。虽然江淮自主研发的DCT虽然已经投放市场,但其表现尚没有得到充足的检验。与江淮相比,上汽DCT和比亚迪DCT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走得较快,但谈到目前DCT的配套量,两家企业也不愿透露。 

配套难是瓶颈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在汽车新技术的研发上下功夫,在智能驾驶、汽车互联、新能源汽车等相关领域上也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就自动变速器领域而言,国内车企取得的成果还很少。 

郭鹏鹍认为,“配套难”是制约我国自动变速器自主发展的关键问题。 

目前来看,只有垂直整合的产业模式才能推动自动变速器的市场化,使其有配套的机会。 

另外,即便已有企业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器,但想要在市场上得到配套的机会则非常难。 

目前自主自动变速器的售价比外资低一些,但成本却高出很多。外资车企的产品更成熟且技术更先进,溢价空间也很大,通过价格挤压自主产品很容易。 

同时汽车整车企业研发自动变速器还有一定优势,可以获得稳定的配套数量,但像独立的变速器企业想要获得配套的机会,非常困难。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目前的产品还不能说是百分之百成熟,但想要进步必须要靠失败的积累,否则一款产品开发后,没有市场的验证根本无法判断其真实水平。 

如此的境遇让自动变速器的自主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没有配套的机会就不能让产品得到充分验证,缺乏验证就没有改进产品和技术的依据。最终的结果是,中国自动变速器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不仅如此,自动变速器成本和规模关系密切,国外企业的产品最小配套规模要达到每年30万台,国内企业的产品想要有竞争力至少也要达到每年10万台。否则,自动变速器单台成本无法降下来,会造成匹配和使用成本过高,失去市场竞争力。如果配套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我国自动变速器的产业化进程将受到阻碍。

自动变速器产业发展是一个长期、大资金投入的过程,产品开发周期至少5年,研发投入过亿。如果迟迟没有收益,一些企业很难下定决心在自动变速器领域坚持下去。如此下去,企业的耐心也将受到考验。 

标准滞后影响产品研发 

作为汽车中的关键零部件,自主自动变速器迟迟无法突破,已经制约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步伐。 

由于技术和产品被外资企业垄断,而国内的关键部件又非常短缺,导致如今国内车企推出的自动变速器技术落后、效率低下,CVT、AT尤其如此,几乎相当于国外30年前产品的水平。 

自主自动变速器产业正处于产品突破阶段,现有的产品均为近十年内开发,产品系列较为单一,仅解决了产品的有无问题,产品技术只能满足国家现阶段的节能目标,后续技术升级及平台拓展有限。此外,自动变速器控制软件的精确性标定与国外还有不小差距,不能完全发挥变速器机械机构的性能。总体情况是,国内已量产的自动变速器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5~10年的差距。 

中外企业如此大的差距,给了外资企业在中国捞金的机会和空间,外资自动变速器在我国的定价很高,如一台采埃孚8AT在我国市场的售价3万元左右,而这台变速器在国外的售价仅为15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937元)。不仅是采埃孚,爱信等自动变速器巨头同样如此。它们几乎垄断了这一巨大的市场。 

外资垄断自动变速器市场,获取巨额利润,已经威胁到我国汽车产业的安全。 

几年前,政府也曾出面推动自动变速器的产业化,但效果并不明显。 

2008年,在国家发改委的主导下,一汽、上汽、东风、长安等12家国内车企联合成立了中发联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发联”)。随后,中发联与博格华纳公司以34∶66的股比合资成立了博格华纳双离合器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中发联的本意是将国内企业联合后再与博格华纳合资,开发和生产DCT变速器三大关键总成模块:双离合器总成、液压控制模块总成和扭转减震器总成,得到技术支持同时降低开发成本。 

然而,这种合作模式的效率并不高,且受到外方的制约很大,因此对自动变速器的产业化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对此,政府不应该用这种行政手段去鼓励某种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应该在科研经费、税收方面鼓励企业自主研发。 

另外,目前国内变速器行业标准仅有GB/T568.1,用以指导手动变速器总成的试验方法及判定。而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涉及到电气、液压的硬件差异、控制策略等软件差异,现有行业标准已不能指导自动变速器的开发,各大企业面临着产品设计完成后没有标准去验证,能否满足市场要求完全未知。

协会公告
会员动态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世通国际大厦C座10层 客服邮箱:org@capia.org 客服电话:400 6363 789
北京中汽联科技集团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89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