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10年内轮胎智能制造或将落地

文章来源:中国橡胶网 添加人:联合会--徐铭 更新时间:2016-10-14

 

    智能制造是轮胎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已成为业界共识。但是如何在面临国内外市场的压力下推动轮胎行业智能制造的步伐,并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全球资源协同共享?9月28日,在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轮胎智能制造论坛上,展开了以“轮胎智能制造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高峰对话,围绕当前轮胎行业智能制造的痛点、实施方案以及智能制造愿景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全球智能制造大背景下轮胎行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共谋轮胎“智”造升级。
    智能制造要解决什么问题?
    当前我国轮胎行业面对的国内外市场压力有两方面:一是轮胎出口频繁遭遇国外“双反”,我国轮胎出口量占产量的40%左右,频繁的贸易摩擦对我国轮胎出口造成很大压力;二是国内市场增长乏力,特别是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去产能化,对橡胶行业也产生较大影响。在这种大背景下,为何不少轮胎企业仍投入巨资建设智能化工厂呢?
    合肥万力轮胎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峥表示,万力轮胎合肥项目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投资2.2亿元,花这么多钱主要是想解决三大问题:一是解决人的问题。现在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传统的工厂模式已不再适用,如果按原来的方式招工,估计很难招到80、90后工人,这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困难,而工厂生产毕竟人是第一大因素。二是解决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产品同质化,导致竞争激烈,企业没有利润,自然也没有成长空间。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打造全新的生产模式,通过智能化实现质量突破和成本降低,打造中国品牌。三是解决低效率问题。效率低必然导致成本高,这方面国内的成本相对比国外要高。如果实现工业4.0,与同行业比,合肥万力的人均产值将增加3倍,综合能耗大幅降低,产品一致性大幅提升。因此,轮胎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是形势所迫,必须要从传统生产中走出来。
    石峥说,合肥万力的项目目前正在全面调试,是国内第一家全线智能化工厂,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全部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投产后,人工费用将下降62.4%,不到3年即可将MES和自动化物流的投资收回来。
    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工程总监杨宏伟介绍,大陆集团对智能制造的未来充满信心,在包括汽车智能驾驶等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他们认为,未来人与汽车之间的对话,主要是换轮胎,所以希望轮胎产品从下订单到产品制造、物流等整个过程均能实现智能化。但这是未来的方向,他认为,智能化最难的还在于轮胎制造工厂,比如对工厂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对工艺的改造等。
    智能制造如何落地?
    在智能化的浪潮下,做智能化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企业多解决办法也多。作为传统的轮胎行业,如何让智能制造落地呢?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亚太区总裁Robert先生认为,现在轮胎行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的挑战,但是也有机遇,这就是通过智能制造提高轮胎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的实力。对于如何实施智能制造,Robert表示,如果是新工厂可以一步到位,但更多的是面对现有工厂,而且各个工厂的情况都不一样。在老工厂实施自动化改造,最重要的是要分析哪些问题需要率先解决,在制定方案时分步实施。过去很多轮胎企业在自动化方面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现在只要在现有项目上加上信息化的能力,就能较快实现基础的智能制造目标。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所长杨前进认为,不同的工厂有不同的路径,应该首先确立要实现什么目标,比如生产效率的目标等,达到最优再开始生产线建设。对现有工厂改造首先要解决短板,再与市场衔接。
    杨宏伟则认为,轮胎企业数量众多,情况各有不同,他更关心在轮胎设备方面改造的快一些。目前国产轮胎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还面临较大的挑战,应将设备做的更加智能化和绿色化,一方面提高自动化程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弥补轮胎企业在管理能力方面的差距。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范仁德对轮胎行业如何转型升级给出建议,他认为行业目前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要跨界思维和超常思维。一是由单一思维转为跨界思维。智能制造强调的是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过去橡胶行业更多的是注重行业本身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但对信息化,特别是对互联网方面的知识研究较少,必须要转变思维方式,实现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二是用超常思维代替目前的传统思维。新时代下工业科技成果日新月异,互联网的影响也超出一般。过去企业在成本、效率、按需定制等方面不可兼得,现在通过智能制造,万力、森麒麟等工厂都能实现。
    范仁德表示,由于各家工厂情况不一样,基础不一样,应按自身的情况选择智能制造的路径。新工厂可以按智能制造模式一步到位,从而实现弯道超车;旧工厂根据需求情况,从2.0、3.0或最基础的精益生产开始,逐步过渡到智能制造。他相信会有更多的工厂像森麒麟、双星、万力、赛轮、软控等,对行业的智能发展作出贡献。他相信,中国轮胎行业将成为世界智能制造的积极推行者。
    何时能够实现智能制造?
    范仁德说,2015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了《中国橡胶工业强国发展战略研究》,是与“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一致和同步的,已经成为橡胶行业的奋斗目标和根本任务,可以称为“中国橡胶工业4.0”的雏形。在《中国橡胶工业强国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了建设橡胶工业强国的目标和战略措施,到2025年实现轮胎智能制造。他表示,2015年橡胶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万亿元,2025年规划的目标是翻一番,如果能实现智能制造就有可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制定发展目标,不是产量的目标,而是要做到生产效率最高,效益和价格最高,希望业界共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杨宏伟认为,轮胎行业作为传统行业,要实现智能制造对所有企业都是很大的挑战,这应该是长期任务,但相信这一天会到来。不过他个人认为实现智能制造的时间需要更长一些,因为要尊重行业高端化产品的需要,同时满足个性化的需要。
    杨前进从软控等供应商目前发展看,认为轮胎行业应该比2025年提前一些实现智能制造。
    Robert也认为未来10年内轮胎行业将比较普遍地实现智能制造。他说,未来5年,会看到更多的投资在轮胎行业发生,预测在未来10年内,在轮胎生产工艺、材料、设备等方面,都会有众多的革命性变化。
    石峥表示,目前橡胶工业生产多是半自动和手工,随着工业4.0的到来,企业如果走不到这一步就会被淘汰。未来5~10年,中国轮胎业一定是能者生存,有一个全新的局面,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淘汰。轮胎行业的发展一定是绿色制造、智能生产,使资源、能源消耗达到最省,并与国际市场接轨,在世界上取得中国轮胎应有的地位。
    高峰对话主持人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郑江家总结说,在全球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轮胎企业选择了融入这个浪潮并力争走在最前列。尽管轮胎行业的智能制造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大家对未来充满憧憬。每个轮胎企业面临不同的现状,要基于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寻找适合自己的转型升级之路,通过智能制造方面的投入,提高企业的生存力和竞争力。
    郑江家表示,“今天的论坛,合肥万力、青岛森麒麟都展示了轮胎智能制造方面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也是一种资源共享。”未来在大数据、云服务的情况下,共享不应该是泄密和拷贝,而应该是尊重。期待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家彼此做到充分尊重,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把有价值的设备、技术、数据等进行充分共享,让智能制造在轮胎行业落地,共同促进轮胎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协会公告
会员动态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世通国际大厦C座10层 客服邮箱:org@capia.org 客服电话:400 6363 789
北京中汽联科技集团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89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