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新安全技术条件,全承载整体式型材骨架结构

文章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 添加人:联合会--徐铭 更新时间:2016-07-19

 

     近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新的《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近期将发布。文件规定整车应为全承载整体式骨架结构,这一项规定的杀伤力非常大。按照新规,采用独立式电动底盘和采用冲压件车身结构的纯电动客车将不再允许生产。上汽大通、金杯海狮、南京依维柯、东风御风、江淮星锐、金龙凌特、九龙海狮、长江奕胜等产品将受到影响。
    最大的杀伤力:整车应为全承载整体式骨架结构。
    记者了解到,“4.10.1 整车应为全承载整体式骨架结构”这一项的杀伤力将会是最大的,涉及的客车企业及产品众多。主要分两个方面:
    (1)全承载:根据行业解释,全承载客车是没有独立底盘的。采用独立式电动底盘的客车属于非承载结构,将不再允许生产。而此前,在今年5月讨论的《新能源准入规则》修改意见:改装类汽车企业未来将不再允许独立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只能生产电动车车身,而电动底盘须从整车类汽车企业采购。若新规通过,国内的改装类汽车企业实际上将全部出局,无法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
    (2)骨架结构:骨架结构简单来说就是采用矩形钢管拼焊而成的类似鸟笼的结构,是客车企业常用的加工工艺。与之不同的是冲压件结构,冲压件结构是将钢板冲压成所需要的形状再拼焊而成的结构,家用轿车采用的都是冲压件结构。新政中限定客车只能使用骨架结构,也就是说采用冲压件车身结构的客车企业将不再允许生产电动车。受到影响的企业和车型有:上汽大通、金杯海狮、南京依维柯、东风御风、江淮星锐、金龙凌特、九龙海狮、长江奕胜、北汽福田、中通蓝迪、亚星欧瑞等,客车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那么,这一如此重大的新政的修改依据是什么呢?据记者了解是为了提高客车的安全水平。关于这一点,记者进一步采访了几位业内人士。
    骨架结构真的安全吗?骨架结构只是一种加工方式,不存安全不安全的说法。骨架式车身的安全性能主要在于骨架的设计和加工。在设计阶段,因为大客车产品缺乏大量的碰撞试验,目前车身骨架的设计基本上还停留在计算机模拟层面,设计结果的安全性能并不好估计,各厂家似乎都曾出现过车身批量开裂的事故。在骨架加工过程中,其生产一致性受工装夹具、手工焊接质量的影响,很难保证一致。连生产一致性都保证不了,怎么保证稳定的安全性能?一致性差也是骨架结构最致命的缺陷。采用同样结构的两个企业,其产品安全性能不见得会一样;甚至同一企业不同车型的结构安全性能都会有很大差异。另外,因为矩形管在焊接时内侧被封住了,很难做防锈处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空腔喷蜡技术,阴极电泳技术,这两项技术在客车企业并不普遍。所以,骨架式结构虽然设备投资比冲压结构低很多,但在安全方面隐患较大。对于小批量的车型而言是个性价比不错的选择,但并不是真的安全。
    冲压结构真的不安全吗?冲压结构是全球汽车企业广泛应用的车身加工工艺。我们身边的轿车产品全部都是采用的冲压车身。冲压车身的设计方法历经百年的完善和沉淀十分成熟,随着人们对汽车碰撞安全要求的提高也不断在进步。上汽大通、金杯海狮、南京依维柯这些企业采用的都是国际化的先进设计,并且进行了大量的碰撞测试,测试结果还是很不错的。同时,冲压件的生产依靠高精度的模具、夹具保证,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很多企业都采用了机器人焊接,安全性能比较稳定。但是,冲压车身投资过大,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很多客车企业是无力承担的。所以虽然安全性能好,但在客车领域应用不多,主要集中应用在批量较大的轻型客车生产企业。
    小结:严格来说,骨架结构和冲压结构只是两种不同的车身加工方式,安全与否主要视汽车生产企业设计和加工过程的管理。骨架结构投资仅需几十万,与冲压结构数亿的投资相比成本优势明显,但骨架结构在安全性、整车轻量化、节能减排方面与冲压结构差距较大。其实,客车车身是否安全应该拿实验结果说话,汽车碰撞安全法规的设计还是比较科学的,同等条件下的测试最能说明问题,轿车企业已经广泛采用,客车企业也应该积极响应形成测试标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协会公告
会员动态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世通国际大厦C座10层 客服邮箱:org@capia.org 客服电话:400 6363 789
北京中汽联科技集团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8960号